PDW的故事,要從1944年6月6日上午8時30分,法國諾曼地灘頭說起…當時登陸戰正在進行,四處殺聲震天血肉橫飛….附近布雷庫爾莊園的德軍105mm砲兵陣地,4門炮嚴密封鎖前方的2號提道,如果不能消滅這個炮兵連,登陸猶他海灘的美軍稍後通過該處向內陸挺進時,無可避免將蒙受重大傷亡。
目錄
13名美軍傘兵突擊並幹掉德軍60人炮連
先前已經空降在敵後的美軍第101空降師506傘兵團2營E連,奉命幹掉這個炮兵連,但因為空降時散落各處,全部集結的美軍兵力只有13人,率領攻擊的是理察•溫特斯(Richard Winters)中尉。
德軍炮兵連兵力則有60人,編制內除了砲手之外,還有20多名士兵操作4挺機槍或持步槍、MP40衝鋒槍等武器,保護這個炮陣地!
「碰碰碰碰碰…」「敵襲!」一連串連續的槍響伴隨砲兵陣地的慘叫聲,第一門炮位的德軍炮手突然遭到三個方向的火力,正面遭到步槍射擊,左側飛來的美軍.30機槍彈,右側投來幾顆手榴彈,密集的子彈與爆炸,德軍砲手根本招架不住,只能棄炮逃跑!
美軍殺入德軍陣地,一輪湯姆森衝鋒鎗+M1步槍掃射,幹掉了4名跑太慢的德軍,僅20秒就奪取了第一門炮,並用TNT炸藥將其炸毀。實際上整場攻勢就如同秋風掃落葉,機槍組被制伏或射殺後,「手無寸鐵」的德軍砲手,根本沒有辦法跟訓練有素的美軍傘兵突擊隊抗衡!
德軍共20人陣亡12人被俘,其餘兵力潰散,4門榴彈砲全部被摧毀!更重要的是德軍機密的軍用地圖也被美軍搜獲,在附近的兵力部署全部曝光!美軍僅付出2死4傷的些微代價,距離其收到攻擊命令、收攏兵力、偵查、擬定作戰計畫、發動攻擊、摧毀敵陣地,全部僅3個小時就完成任務。
由於這場攻勢不但以寡擊眾而且效率奇佳,以「布雷庫爾莊園突擊」(Brécourt Manor Assault)為名被載入了西點軍校的戰例,溫特斯中尉也獲得傑出服務十字勳章(僅次於榮譽勳章),並被影集「諾曼地大空降」(Band of Brothers)改編為其中一集。
▲諾曼地大空降影片中,突襲德軍炮位的片段影片。
特種部隊突襲二線單位 催生個人防衛武器的需求
二戰時就有很多特種部隊突擊戰線後方的戰例,二戰後的現代戰場更因為傘降、直升機降、高速越野輪車這些載具的出現與發展,使得戰線很難維持沒有漏洞,各國特種部隊在戰時的任務之一,就是滲透進敵方防線,攻擊所謂的「二線」單位,例如砲兵陣地、防空陣地、野戰雷達,甚至補給車、救護車等。
前述的單位被摧毀,會嚴重影響第一線作戰單位的續戰力,例如因補給不暢,或是火力支援單位被毀,難以支撐而「被撤退」,對於敵方來說,比正面攻堅可能還更有奇效!孫子兵法說,作戰就是「奇正相生」(用正兵迎敵會戰,用奇兵攻擊敵人弱點來取得勝利)。
二線兵力面對這樣的特種作戰威脅,各國軍方直覺想法就是加強相關單位的防衛能力,因此補給車駕駛、砲兵或防空飛彈操作兵等,都奉命攜帶突擊步槍,並加強射擊訓練。
但很多單位抱怨這種「頭痛醫頭」的直覺想法不符需求!例如補給車駕駛,配發又長又重的突擊步槍,如果隨身攜帶,會嚴重妨礙其日常作業,但如果放在車廂中很難隨手取用的位置,被突襲時只要第一時間來不及取用反擊,瞬間就被訓練有素的特種部隊消滅了。
更無奈的是,對二線部隊加強突擊步槍射擊訓練,也發現會浪費許多專業兵種(如雷達兵,前線火力管制員)真正需要的「專業技能養成時間」,對比這些單位可能遇到特種部隊突擊的”低機率”,明顯得不償失。
針對前述問題,不少軍方決策單位決定配給部隊當時流行的「迷你衝鋒槍」,例如MP5K、Uzi、vz. 61甚至老式的M3A1,不但槍身緊緻重量輕好攜帶,使用手槍彈的衝鋒槍,後座力很好控制!
二線部隊只要稍微訓練,近距離遇到敵軍突擊,立刻操起迷你衝鋒槍開火,一輪十幾顆子彈射出去,高機率能擊中敵軍,或是壓制敵軍,己方有機會尋找掩護或逃離。因此迷你型衝鋒槍,曾經一度是PDW的熱門槍種。詳見「H&K MP5衝鋒槍故事 為什麼這把槍曾經是反恐菁英部隊的標配?」
高效防彈防彈衣 淘汰衝鋒槍版的PDW
但是1980年代後,因為防彈衣科技的進步,尤其是凱夫勒(Kevlar)合成纖維出現,其抗拉強度為同質量軍用鋼材的五倍,但重量僅20%,讓大量重量輕又強韌的新式防彈衣普及。
常見的NIJ IIIA等級防彈衣,就能抵抗衝鋒槍射出的手槍彈,特種部隊官兵的防彈衣,還會裝上能夠抵抗步槍彈的陶瓷防彈插版!
面對穿戴「厚重裝甲」的特種部隊,衝鋒槍型的PDW只剩下威嚇效果,實質上很難擊穿其要害,遑論對其造成致命傷害了!
北約成立專責的研究計畫CRISAT(Collaborative Research Into Small Arms Technology) 訂出新一代測試PDW標準,必須能在100m內擊穿由1.6mm鈦合金版+20層凱夫勒纖維組成的標準靶版,且子彈的剩餘動能還必須打入後方的凝膠內一定深度,以判斷子彈對人體還有足夠的制止力與殺傷力。
這個標準讓使用標準手槍彈如9 x 19mm的衝鋒槍幾乎全部出局,又不能走回頭路,用回又大又重的突擊步槍,於是有幾間公司決定研發符合這項標準的PDW。
特殊子彈規格的PDW能夠成功嗎?
世界著名的槍廠,比利時Fabrique Nationale(以下簡稱FN)研究北約前述需求,發現當時所有的子彈都不合格,決定「釜底抽薪」研發新式子彈來解決這個問題。
研發成果為5.7x28mm的SS190子彈,搭配前衛設計,頂部進彈半透明50發橫列彈匣的P90衝鋒槍,其僅50cm的全槍長度,能擁有26.3cm的槍管!槍口初速達到850m/s,足以在200m開火擊穿前述的CRISAT標準靶與NIJ IIIA等級防彈衣。
SS190子彈還比9mm子彈輕不少,因此射手能夠攜帶的量更多。此外一般小口徑高穿透力的子彈,制止力都較弱,不過SS190進入人體後卻會迅速翻滾,產生不小的殺傷力與制止力。
SS190子彈除了衝鋒槍,還研發出使用此子彈的FN Five-seveN 手槍,詳見專題報導:「看槍口以為是BB槍 實際卻是「警察殺手」的FN Five-seveN 手槍」
P90 PDW推出後變成明星武器,甚至在不少電影、遊戲中出鏡,另一家槍廠Heckler & Koch推出的MP7 PDW相比之下就顯得較黯淡無光。
MP7也使用獨家研發的4.6x30mm子彈,槍枝的構型也比較傳統,槍托收起後長41.5cm,槍管18cm,射擊提供給德國陸軍的DM11穿甲型4.6mm子彈時,槍口初速685m/s。
這兩種口徑子彈與搭配用的PDW,都送交北約測試,結果發現5.7mm SS190子彈展現的性能遠勝4.6 mm子彈,例如在50m外射擊並貫穿CRISAT標準靶後,5.7mm子彈能轉換220焦耳的能量到模擬人體的凝膠,4.6mm子彈只能轉換180焦耳。
又如模擬射擊50m外沒有穿防彈背心的人體目標,5.7mm子彈展現出來的傷害與制止威力,比4.6mm子彈高27%。
主要由美國、加拿大、法國及英國等多個專家組成的北約評估團隊,還在報告中明說「使用5.7mm子彈的槍械,其設計明顯比較優異與成熟,也已經有成功的手槍衍生型」。
最後北約建議採用5.7x28mm子彈,作為北約的PDW標準,但是研發MP7 PDW的德國表示強烈反對,拒絕接受此建議案,並叫停了整個北約PDW標準化的計畫。
PDW的未來被進化的迷你突擊步槍取代?
以P90為代表的獨特口徑PDW,雖然能夠滿足軍方二線單位的單兵防衛需求,其緊緻先進的構型與能夠貫穿一般防彈衣的威力,也很適合室內近距離作戰(CQB),故亦獲得部分軍方特種部隊或警方特警部隊的青睞。
但獨特口徑PDW並沒有普及,最大的問題是後勤補給與成本壓力,專槍專用的特殊口徑子彈,採用國如果只配發給特種部隊使用還好,如果真的想讓二線部隊人手一支,龐大的後勤與補給不便利性立刻凸顯,再加上特化口徑子彈產量低造成售價較貴,高昂的採購成本也讓各國猶豫再三。
簡而言之,這類獨特口徑PDW,投入市場後發生叫好不叫座的情況。
此外在5.56mm中威力小口徑突擊步槍子彈研發日漸成熟,槍枝設計技術進步,並依照實戰經驗改良的情況下,射擊穩定性與後座力控制良好,突擊步槍的尺寸更越做越小,甚至有折疊型 / 快拆型出現,加上原本子彈/零件通用的優勢,因此不少這類突擊步槍就成為PDW的新選擇!
例如SIG MCX RATTLER SBR就是使用突擊步槍子彈的PDW,或美國空軍的空勤人員自衛武器(Aircrew Self Defense Weapon),就選用GAU-5A 突擊步槍,實際上就是一把快拆型的M4突擊步槍。這都讓迷你突擊步槍與PDW的分野逐漸模糊。
▲折疊型的突擊步槍的影片,也可歸類為PDW。
PDW彈匣的「手槍」 也來搶市場?
PDW快被突擊步槍淘汰,但FN P90彈匣內能容納50發子彈,比一般標準30發彈匣多出了60%的持續火力,這麼特殊的彈匣,在2021年有槍廠採用來設計新槍,居然還是把「手槍」,型號為Kel-Tec P50手槍,讓手槍也開始搶PDW的市場,參閱:使用P90的50發彈匣「手槍」生力軍 KelTec P50型5.7mm手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