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的戰車除了型號,還會以人名來冠名,例如大家熟悉的M1系列,名稱為艾布蘭戰車(Abrams Tank),就是以美軍上將小克雷頓·威廉士·艾布蘭(Creighton Williams Abrams, Jr.)冠名。但許多著名的美軍戰車,卻是以美國內戰的「叛國者」南軍將領冠名,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目錄
美國以將領命名的戰車
美國不是每一輛戰車都以將領命名,但以將領冠名的戰車中,比較著名的有以下幾款(並非全部)。
能「冠名」戰車的南軍將領戰功
冠名M3戰車的「羅伯特·李」將軍是南北戰爭時期南方「美利堅聯盟國」的最重要將領,最後以總司令身份指揮「邦聯軍」(Confederate Army)亦即「南軍」,屢次以寡擊眾,大敗人數與武器均佔優勢的北軍,甚至一度攻入美利堅合眾國(即北部聯邦)境內。
他戰功彪炳正是南北戰爭這場美國內戰,會打了四年的主要原因,因為前期北軍將領根本打不過李將軍,但最後因為國力差異造成後勤不濟與兵員缺乏,才把李將軍帶領的南軍拖垮。
冠名M5輕戰車的斯圖亞特將軍,是一名騎兵指揮官,除了擅長以騎兵進攻,更擅長偵察作戰,而且常身先士卒衝鋒,其後他馬背上英勇的形象(帶有紅線的灰色斗蓬飄揚,露出閃耀的黃色腰帶,帽子上的鴕鳥羽毛隨風起舞),常振奮南軍官兵的士氣。
最後他在戰場上中彈,被後送急救時,還注意到戰況不利,向一群撤退的南軍官兵高喊「回去!回去!盡你們的職責!我已經完成我的責任,這樣我們國家才能安全!」隨後逝世,死時才31歲。
冠名M36驅逐戰車的傑克森將軍綽號「石牆」(Stonewall),是李將軍重要的部屬,屢次在人數與火力劣勢的情況下大敗北軍,支撐南軍防線,所以被稱為石牆,意思是難以突破啊!
最後不幸在戰場上被友軍誤擊而死,李將軍聽到傑克森將軍的死訊時,對旁邊的部下說「我失去了我的右臂!」。
美國興起「轉型正義」改名風
最近因為美國在在喬治佛洛伊德(George Floyd)被警察「跪殺」事件發生後,全美「反種族主義」浪潮一波波,在此氛圍下,美軍一些以南北戰爭中南軍(美利堅聯盟國)的紀念的事物也被檢討,特別是12座以南軍將領為名的大型軍事基地,都被提出改名。
例如德州的胡德堡基地(Fort Hood)是以南軍田納西州軍團司令約翰·胡德(John Bell Hood )中將為名。北卡羅來納州的布拉格堡基地(Fort Bragg),是以田納西州軍團將領、美利堅聯盟國總統顧問布雷克頓‧布拉格(Braxton Bragg)少將為名。
阿拉巴馬州的拉克堡基地(Fort Rucker),是以南軍騎兵將領艾德蒙‧拉克(Edmund Rucker)准將為名。喬治亞州班寧堡基地(Fort Benning),以南軍”班寧旅”旅長亨利‧班寧(Henry Benning)准將為名。
以當年的政治立場而論,這些將領既然願意為獨立的美利堅聯盟國而戰,自然支持分裂主義與反對廢除黑奴制度,並不惜落實到行動,率兵與美國北方各州組成的聯邦(美利堅合眾國)兵戎相見,以慘烈的內戰相殺,許多美國人認為應該「轉型正義」,將這些基地改名,不然很難讓人相信美國真的衷心支持「種族平等」。
川普總統對改名風的意見
但美國總統川普(President Trump)對此不以為然,公開反駁:「這些軍營的名氣,早就超過(冠名的)南軍將領本身。這些軍營所培養的美國戰士們,在一戰、二戰與其後的戰役中,都表現出超凡的鬥志與高尚情操,這些都是軍營的光榮歷史,若是改名,這些歷史就中斷了!這些基地是 「美國偉大遺產的一部分 」如果改名的法案通過,他會動用總統的否決權。
白宮新聞秘書凱莉‧麥肯尼(Kayleigh McEnany)補充說明:「這些基地的名氣,是以其中培養出的英雄,在戰場中奮戰而聞名的!英雄包括各個族裔,有黑人、白人、西班牙裔等等。」
美國為何用南軍將領命名軍事事務
美國在南北戰爭即將結束前,北軍司令格蘭特就提醒官兵「叛軍將再次成為我們的同胞」。戰爭簽約結束後,副總統詹森處理重建任務(林肯總統已遇刺身亡),正好他是南方出身,更樂意重建過程簡單而快速,因此恢復絕大多數南方人的政治權利,也對南軍官兵執行特赦,只要南軍官兵宣示效忠美利堅合眾國,就能再度成為美國公民。
當然這段從1865年到1877年的美國重建時期沒有這麼單純,但為了彰顯「只有一個美國,南方北方都是美國人」的平等信念,美國其後建立的各種制度都是儘量平衡南北,例如戰車的冠名,以及前述美軍基地的命名,就會用戰場表現優異的南軍將領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