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居於劣勢的作戰中奉命「斷後」,掩護友軍撤退,常是軍隊最困難的「敢死任務」。1937年國軍八十八師一營400多人,能在四行倉庫扛住「超過10倍」日軍的進攻,除了戰鬥意志與防守優勢外,「ZB26」輕機槍,也是重要的角色!沒有這把槍的火力,國軍未必能與日軍血戰四晝夜…
目錄
400國軍面對5000日軍的必死任務
1937年上海戰場,國軍第八十八師五二四團第一營420人,留守四行倉庫,吸引日軍注意,掩護國軍主力撤退,血戰四晝夜後,任務完成,大部分得以撤退到租界,為了壯大聲勢,對外號稱有800人,史稱八百壯士。
四行倉庫保衛戰是淞滬會戰(Battle of Shanghai 1937)的最後插曲,當時國軍動員70萬人對抗日軍30萬人,仍因訓練、裝備、戰術等都太過劣勢而敗退,國軍高層決定派遣八十八師斷後,掩護大軍撤退,但師長孫元良將軍認為這是必死任務,犧牲一整個師的戰力損失太大,最後決定以四行倉庫為據點,派一個營的兵力吸引日軍注意,掩護國軍大部隊撤退。
四行倉庫守軍的對手,坊間撰述很少提及,他們是日本皇軍第三師團與日本駐上海海軍陸戰隊,其中主攻的第三師團是日本最精銳的甲種師團,編組地為名古屋,它也是日本最早編組的現代化陸軍部隊,早在甲午戰爭時期就已經參與對外作戰,也打過日俄戰爭,戰功彪炳。
第三師團派出幾個大隊圍攻四行倉庫,包含第三大隊(右翼)、第六、第十二大隊(中央)、第二大隊(左翼),以及第十大隊(預備隊),總兵力超過5000人,一個大隊有直屬的70mm步兵砲2門、8挺7.7mm重機槍、25~30具50mm擲彈筒(榴彈發射器,美軍稱為膝上迫擊砲),並有艦砲、飛機、戰車、聯隊以上所屬的重砲支援。
日本皇軍一個大隊約1100人,相當於國軍兩個營的人數,但中日戰爭初期因為訓練精良與重火力較強,戰鬥力則幾乎等於國軍一個普通師。
也就是這場戰役為400多名國軍面臨日軍超過5000人,10多倍兵力的圍攻,依照當時的戰況,國軍大概要日軍3~4倍的兵力,才能擋住日軍攻勢,何況是400國軍去扛5000日軍進攻…所以國軍真的直接向參戰官兵宣佈這是敢死任務:「打這仗絕對無法活著回去了,四行倉庫就是我們的戰場,也會是我們的墳墓。」
國軍「置之死地而後生」的關鍵
不過打四行倉庫保衛戰這場仗,除了掩護國軍撤退,國府更希望吸引戰場旁租界中,外國記者與駐華武官的注意,看一看當時國軍有志氣與勇氣與日軍對抗,寧死不退,不再如甲午戰爭時的清軍一觸即潰,爭取在即將召開的國際會議中,列強能調停中日衝突,所以執行這場掩護作戰的地點其實經過深思熟慮。
選中四行倉庫當戰場,原因之一正是其緊鄰外國租界,能夠讓外國媒體「觀戰」,以現代的話語解釋,就是在中外媒體與觀眾前「現場直播」的戰鬥,滿足媒體的「畫面需求」,將國軍英勇作戰的形象藉由傳媒播放到各國,形成輿論。
原因之二也是看中四行倉庫離租界實在太近,當時的重型武器精確度很差,以現在的話語解釋,就是命中精度的圓機率偏差(CEP)很大,讓日軍不能以最優勢的重火力攻擊國軍(即以重砲射擊或飛機投炸彈,怕炸到租界),只能用步兵衝鋒。而且因為建築物與街道分割,戰場附近地形狹窄,正面很小,攻擊部隊無法展開,大幅度抵銷日軍戰力優勢。
而且四行倉庫原本是「四家銀行的聯合倉庫」,專門存放貴重物品與現鈔,所以建築物結構非常重視安全,是當時少有的鋼筋混凝土造六層大樓,有些牆面厚達1m!比國軍部分的碉堡還要堅固!
國軍火力相對密集的特例
原因之三是四行倉庫在開戰後,被徵用為國軍八十八師的師部、糧食倉庫與彈藥庫,補給充足,且倉庫守軍的ZB vz. 26輕機槍(以下簡稱ZB26)有「27挺」之多,幾乎每班都有一挺,彈藥充分,交給經驗豐富的老兵操作,構成火力核心,步槍兵(補充的新兵)則只需掩護機槍兵發揚火力,在守勢作戰中依托鋼筋混凝土建築物以逸待勞,指揮官也容易掌握部隊。
一個營有27挺ZB26輕機槍是當時國軍最強的配置,日軍的甲種師團一個大隊有30~36挺輕機槍,換算人數與機槍比例還不如四行倉庫守軍,且ZB26機槍的性能比日軍機槍好(後詳),加上戰場正面狹窄,所以國軍在四行倉庫作戰中,火力密度有優勢。
四行倉庫守軍還有四挺德國造MG08重機槍(標準配置是六挺,可能在先前戰鬥中損失),主要拉去倉庫屋頂防空,稍微抵銷日軍空中戰力威脅。四行倉庫還存儲了大量的手榴彈(每個戰士不是分到幾枚,是領「兩箱」20枚手榴彈,足見原儲備數量之多),倉庫守軍可由高樓層扔下手榴彈「轟炸」迫近的日軍!
守軍還有數門國造二十式82mm迫擊砲(仿製法國Brandt mle 27迫砲)與充足的彈藥,架設在屋頂朝日軍炮擊,日軍卻受限前述原因無法反炮擊或轟炸。國軍這些打法,讓沒有掩護,以血肉之軀衝鋒,向鋼筋混凝土要塞攻堅的日軍吃足苦頭。
國軍以人肉炸彈對付日軍戰車
日軍為了避免步兵傷亡,曾出動輕戰車與裝甲車掃蕩戰場,掩護步兵前進。國軍由於反戰車砲的數量非常少,機動車輛也太少,很難機動轉移這些砲,在平地戰非常吃虧。史實中四行倉庫戰役日軍出動戰車後,把防守外圍的第三連逼回主大樓陣地。
但日軍將戰甲車開近四行倉庫以掩護步兵時,讓國軍戰士找到可乘之機,派死士裹數十枚手榴彈由高處跳下自殺攻擊戰車,或發射迫擊砲以彈幕炸射,至少炸毀四輛,讓日軍的陸戰王牌也失效,只能以步兵攻堅,但每一波攻勢都被國軍以火力壓制擊退,且日軍死傷頗重,最後幾波攻勢甚至以榴彈砲直接射擊四行倉庫建築物支援步兵,還是攻擊失敗。
日軍文獻記載一支部隊約70人,已經攻到四行倉庫建築物邊緣,重新集結時,原以為該處是國軍火力死角,沒想到一名受傷的國軍戰士利用裹傷紗布在身上綑綁大量手榴彈,拉開保險後從六樓屋頂跳下,墜入日軍隊伍中進行自殺攻擊,引爆後當場就炸死7名日軍,20人輕重傷,送醫後有13人失血過多不治身亡。這種不要命的戰法對日軍形成相當程度的震撼力,也讓日軍集結部隊攻堅變得更為困難。
國軍與日軍血戰四晝夜,國軍戰死10人負傷37人,死者超過一半都是進行自殺攻擊而陣亡,日軍戰死者就達200人,負傷數未公布,形成整個中日戰爭期間非常難得一見的交換比。國軍在任務達成後,在上海各界的協調下撤退(主要是因為日軍開砲了,租界怕被流彈波及,日軍也因為死傷太重,不再堅持一定要消滅守軍),共有377人安全退到英國租界區,其餘30多名傷者則送租界醫院治療。
從電影「八佰」的預告片中可以看到,國軍火力最大,端起來可以肩射、腰射,對空掃射的自動武器,並不是影片亂演,就是由於四行倉庫守軍有大量的ZB26輕機槍,火力密度大,相當程度的成為戰役的關鍵。
為何國府會挑選ZB26作為主力輕機槍
民國初年由於軍閥混戰,歐美各國對中國進行武器禁運,而且執行的頗徹底,直到1928年國軍北伐成功開入北京,不久東北三省宣布服從國民政府,中華民國大致統一,才解除禁運。
而國府在禁運解除後,也開始大力採購國外優秀裝備,補充國軍火力。捷克製ZB26作為1927年才推出,當時最新銳的輕機槍,很快就獲得國府青睞,而且當時國際上並沒有同級武器性能相當…
更重要的是,ZB26使用與國軍主力步槍相同的7.92 x 57 mm子彈,簡化後勤,故國府很快就決定大量採購。
根據捷克原廠統計,到1939年,捷克被併入納粹德國,並且停止對中華民國出口前,國軍總共採購了「32272挺」原廠ZB26輕機槍!以當時國府薄弱的經濟實力,買這麼多把,足見其重視程度。
除了外購,國內相關工廠也大量仿製,1934年國府甚至去捷克原廠考察,最後提供統一圖紙給全國工廠生產,總共又生產了幾十萬挺,雖然品質良莠不齊,甚至各廠間生產的ZB26零件還無法互通,但對國軍來說,能打就好,其他問題就靠野戰維修解決。
ZB26重10.5kg、長1.1m,槍口初速744m/s,有效射程550m,最大射程1000m,使用20發彈匣,可半自動點射也可全自動連射,火力強又射程遠,中日戰爭期間,成為日軍最為忌憚的國軍單兵武器,確實也在戰鬥中造成日軍頗大的傷亡。
如果沒這把「當時非常先進」ZB26機槍的火力支持,裝備落後的國軍,會更難抵抗日軍的攻勢,歷史可能就改寫了。
▲ZB26輕機槍射擊實拍。
日軍版ZB26機槍
日軍在交戰後,也認為ZB26比日軍當時配備的大正十一年式輕機槍還好用,彈道低伸,自動連射火力兇猛,點射又準確,而且不容易故障!故日軍如擄獲ZB26也會留用,稱為「チェッコ機銃」(捷克機槍),但因為「來源」並不穩定,最後日本乾脆仿製出日規的ZB26,即96式輕機槍與後續的99式輕機槍。
二次大戰後,日本於1954年開始研發新式機槍時,研發單位住友重機械工業參考了部分99式輕機槍的設計,最後研發出62式7.62mm機槍,直到今日這把62式輕機槍還在日本陸上自衛隊中使用,所以ZB26對日軍的影響可說是一直延續到今日。
全文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