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鷹高級教練機(T-BE5A Brave Eagle)成功開始量產,並開始提供給中華民國空軍,計畫總生產數66架,使我國成為世界少數能生產第五代高級教練機的國家。究竟「第五代高教機」是什麼,為什麼難做?對台灣的空防來說,勇鷹又能帶來怎樣的貢獻,請見本文解析。
目錄
勇鷹高教機對我國空軍的意義
教練機為訓練飛行員的重要工具,在軍隊飛官養成中,一般需飛過「初、中、高」三級軍用教練機。軍用高教機是飛官基本訓練的最後階段,完訓之後就會分配到部隊,因此高教機的設計,會相當接近第一線戰機,也就是除了飛行,還需要具備攜帶武器的能力,以利進行攻擊訓練。
換句話說,高教機通常已經接近該國第一線戰機的性能與武裝酬載能力,因此高教機也常常成為許多國家研發自製戰機的敲門磚,甚至會以高級教練機兼負作戰任務,譬如反游擊、密接支援或者是空中巡邏等。
T-BE5A勇鷹高級噴射教練機2020年6月首度在台中清泉崗基地實施試飛,升空十六分鐘,首飛成功!美照三連拍。

▲勇鷹教練機抬起機輪側面圖,可以清楚的看到前後座艙配置。
什麼是第五代高級教練機
勇鷹是世界第7款第五代高級噴射教練機(Fifth-Generation Advanced Jet Trainer),採用先進的設計,包含大邊條翼前緣根部延伸面(Leading-Edge Root eXtension,LERX)、翼胴融合(Blended Wing Body,BWB)等先天不穩定(參閱:https://reurl.cc/O1n4eA)的高機動、高攻角氣動布局設計。
因此這些先進高教機,都以線傳飛控(Fly-By-Wire,FBW),作為標準的飛控系統;以及採用數位化的全玻璃(平面顯示器)駕駛艙(Glass Cockpit),這是先前的第四代教練機難以想像的配置。
前述先進的機體設計與操控軟硬體配置,讓第五代高教機能良好的模擬四代(F-16A是第四代,F-16V算4.5代)甚至五代戰鬥機,本身也可以掛武器擔任攻擊機。
世界上的第五代高教機除了中華民國台灣的勇鷹外,還有下列幾種:
換句話說就是世界上沒幾個國家做的出來,並且順利服役啊…
國機國造的勇鷹高教機對我國空軍的意義:省錢省事
勇鷹將汰換1984年開始服役的AT-3教練機與擔任部訓機任務的F-5E/F戰鬥機,目前的訂單為66架,讓飛行員的訓練由三個機種(還有螺旋槳的T-34初教機),變為兩種。
換句話說,勇鷹兼具高教機、部訓機雙重功能,空官訓練由「三階段/三機種」精簡為「三階段/二機種」,以縮短人員轉換訓練及適應飛機期程,加速戰力獲得。
勇鷹的自製率為55%,已經與國際上非美俄中三大列強外的國家裡面,有能力研發第五代高教機的國家,自製率差不多。
勇鷹設計上以F-CK-1戰鬥機為基礎作修改,但改良以大量(80%以上)21世紀技術的的先進複合材料,在減輕重量同時,還能提升機身強度,並搭載國內研發的飛行控制與航電軟體,確保日後軟體升級能力。
引擎採用漢翔與美方合資的ITEC公司生產的F124-200TW發動機(F124-GA-200的台灣專用型號),最大推力6,300磅x2,此型發動機也搭載在前述義大利的M-346教練機上,由於M-346輕載可以飛到1.2馬赫(Mach 1.2,1,470 km/h),因此勇鷹的輕載極速應該差不多。
透過此次由我國中研院主導的高教機自研自製案,讓國內相關供應鏈廠商,不僅拿下了至少66架高教機的預算,未來還可以有持續長達30年運維商機。
對於軍方來說,國機國造除了保留我國的飛機研發能量,國內廠商的參與,也避免了不少消失性商源的問題。
T-BE5A成為雷虎特技小組座機
中華民國空軍雷虎特技小組自1953年創立以來,以精湛的飛行技術和震撼的空中表演聞名,長期肩負展示空軍實力與提升國民士氣的使命。
早期,雷虎小組曾使用F-84G雷霆戰鬥機、F-86軍刀戰鬥機、F-5A自由戰士與F-5E虎II戰鬥機作為表演機型,展現當時空軍的主力戰力。
1988年,雷虎小組首次換裝AT-3自強號高級教練機,這款由航發中心(現漢翔航空)與美國諾斯洛普公司合作研發的機型,成為雷虎小組使用時間最長的表演機,服役長達37年,直至2025年。
AT-3自強號以其可靠的雙引擎設計與穩定的低速飛行性能,適應特技表演的密集編隊需求,然而隨著機齡增長,AT-3面臨航電系統老化、推力不足等問題,難以滿足現代化訓練與高難度特技表演的要求,逐步顯現其局限性。2025年8月5日,雷虎小組正式將表演機型更換為T-BE5A勇鷹高級教練機,標誌著新時代的開啟。
換裝勇鷹為雷虎特技表演做機的最大意義
特技飛行被譽為「刀尖上的舞蹈」,對飛行員的技術與機型的性能要求極高。表演機的穩定性與可靠性直接影響表演的成功與安全性。
歷史上,機型老化或性能不足曾導致多起特技飛行事故。例如俄羅斯與烏克蘭空軍早期使用的Su-27戰鬥機,因機械故障或操控性問題,在特技表演中多次發生意外,其中最嚴重的2002年烏克蘭利沃夫航展事故,造成77人死亡、543人受傷,震驚國際。
事故調查顯示,部分原因與機型老化及低速操控性能不足有關,促使俄羅斯空軍於2016年停用Su-27,改以更先進的Su-30SM與Su-35S作為表演機型。
雷虎小組換裝T-BE5A勇鷹,意味著表演機型的全面現代化。勇鷹於2025年8月5日交接當日即投入表演,展現其穩定性與可靠性已通過嚴格驗證。這不僅降低表演中的機械故障風險,也確保飛行員與觀眾的安全,同時提升表演的流暢度與視覺震撼力!
網友精闢評論
Q:問一下,為什麼各國的教練機都是肥肥短短的造型?為了什麼需求嗎?
A:高級教練機的設計主要基於三個需求:1、可以模擬第五代戰鬥機的各種動作和性能曲線2、較好的燃油經濟型3、較低的全壽命週期使用成本。
三種需求決定了高教機的設計與戰鬥機(大作戰半徑、大載彈量、大燃油攜帶量、大孔徑雷達適配性能)南轅北轍,最終出爐都是肥肥短短的樣子。
討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