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空軍轟炸加薩

以軍集結40萬大軍準備強攻加薩走廊 5大變數可能成地獄級難度!

巴勒斯坦哈瑪斯武裝部隊(Hamas)10月7日從加薩走廊地區(Gaza Strip,以下簡稱加薩)發動攻勢,突擊以色列(Israel )釀成1千多人死亡,超過百人被俘,多地被火箭炸射、加上社會經濟停擺影響等的嚴重損失!以色列絕對不會示弱,立刻展開大規模反擊,並傳出要由地面攻入加薩!

截至當地時間15日,以色列空軍對迦薩至少已發動數百次大規模轟炸,以軍南方司令部所屬部隊,也已經成功逐退絕大多數的入侵軍,回到戰前態勢。以色列並進行50年來最大規模總動員,已有36萬後備軍人歸建,加上原本封鎖加薩的現役部隊,最終能集結約40~45萬大軍!

但是地面進攻加薩,並且後續能「完整控制」該地區的作戰想定,如果很容易,以色列在2008年的加薩戰爭(以軍稱「鑄鉛行動」Cast Lead Operation)後就會這樣做了,絕對不會在當年已地面攻入加薩後,再全面撤軍把問題拖到現在。

專家分析以軍想從地面進攻加薩並想要真正的獲得「戰略成功」,至少得克服下列5大變數,否則可能讓以軍的進攻行動與地區管理成為「地獄級難度」。

加薩與以色列空拍圖
▲10/6與10/7(攻擊日)的加薩地區與以色列南部空拍圖,可以見到哈瑪斯發動攻勢後的破壞程度(圖:以色列國防軍臉書)
遭到擊毀的以色列戰車
▲戰爭初期遭到擊毀的以色列梅卡瓦4型戰車。

第一點:加薩的面積與人口密度為世界之最  不利軍事行動

1、加薩總面積365平方公里,約台北市的1.4倍,雖然不大,但是也不能說很小,更重要的是,該地住民數達到230萬,人口密度非常高,其中青壯年超過100萬,哈瑪斯武裝部隊隱藏於大量民眾間,平時並沒有明確可識別的標示,以軍難以區別誰是敵軍,哪些人又是百姓。(這也是外界對加薩的武裝部隊究竟有多少兵力,很難確實估計的原因!)

以軍當然深知民眾太多會讓作戰難以展開,且若地面軍事行動造成大量平民死傷,恐會承受更大的國際輿論壓力,因此已經命令加薩北部,即瓦迪札拉河(Wadi Ghazza river )以北的110萬民眾往南撤退,但加薩已經被以軍炸至癱瘓狀態,所以撤退行動非常緩慢,以軍給的時限已一延再延。

且專家認為,110萬民眾可能根本無法完全撤出,就算勉強撤走一半,還是有近60萬人在當地,對以軍的軍事行動會大有妨礙,且加上加薩南部的人力,若有幾十萬人憑藉地形打起游擊戰,以軍也要花很大的兵力肅清,且恐怕難以避免自身的傷亡。

加薩走廊地圖
▲加薩走廊地理位置圖(圖:維基百科)
以色列 F-16
▲攜帶炸彈起飛,準備轟炸加薩的以色列 F-16 戰鬥轟炸機。(圖:以色列國防軍臉書)
加薩
▲加薩多個街區的建築物已經被密集轟炸完全夷為平地。(圖:以色列國防軍臉書)

第二點:密集的建築物與地道  有利於守軍進行城鎮巷戰

加薩為了在有限面積容納大量人口,地表上有櫛比鱗次的大量建築物,可以成為守軍進行城鎮戰鬥的天然屏障。雖然以軍發動猛烈的空襲,把許多建築物炸成廢墟甚至整棟倒塌,但根據二戰以來城鎮戰的經驗,廢墟地形不但會阻斷公路,讓進攻部隊難以運動,更會形成不少已經打開射界的碉堡(牆壁已被炸出孔洞),反而有利於守軍。

加薩 建築物
▲加薩建築物倒塌後形成的瓦礫塞滿道路,或是建築本身牆壁被打破,都可能成為城鎮戰有利於守方的陣地。(圖:以色列國防軍臉書)

除了地表建物可以成為巷戰陣地外,加薩還有複雜的地下隧道系統。以軍在2008年與2014年,都已經吃過地道戰的虧,例如2014年的加薩戰爭就有13名以色列士兵,被從幾處地道「突然冒出來」的敵軍突擊而陣亡。

2014年時估計加薩的地道長度已達100公里,分為通往以色列的攻擊型地道、通往埃及(Egypt)的補給隧道,以及加薩地區的防禦型地道。現在又經過近10年經營,長度與深度都難以估計,光是長度就預估至少增加了3倍以上。

加薩地道的路線設計得非常複雜,同一地點往往有多條地道連結,並且真假都有,如果沒有路徑圖很容易迷路。並且故意挖的高高低低與左右曲折,垂直或水平都落差很大,以防水攻或爆炸震波傳遞。地道重點位置內部還有鋼筋混凝土結構強化抗炸能力。有些地方很寬可容幾人並行,有些則故意收窄只讓單邊通行,也成為伏擊的好地點,因為攻方人再多,也只能一個一個前進。

以軍也嘗試以爆破等方式摧毀地道,但發現效果不彰,因為一條地道中斷後,往往守軍還能通過別的地道繞行,以軍反而無法確認被摧毀無法通行的地道後方,還有多少敵軍。

加薩 地道
▲以軍2014年攻入迦薩地道的情況,但基本上不敢深入,因為太容易被伏擊,技術兵器的優勢也無法發揮。(圖:以色列國防軍臉書)

地道內還建立了大規模的軍火工廠、彈藥庫這些軍需設施。由本次加薩於7日第一波射出多達5000枚火箭彈,飽和攻擊下讓鐵穹攔截系統(Iron Dome)都失效後,至15日竟然還能持續發射火箭攻擊以色列,可以推算加薩地下軍火庫的規模一定不小!

因為建物、地道的防守優勢,加上科技進步,加薩守軍亦備有反戰車飛彈,偵查無人機,用以製作IED的砲彈或炸藥等武器,能在城鎮游擊戰中,給予進攻的以軍部隊非對稱打擊,或是拖延整個戰爭的進程,把戰役長期化。

藏於加薩地道的火箭彈
▲哈瑪斯公布藏於加薩地道的火箭彈。

第三點:加薩地道連通埃及  以軍難以完全封鎖

加薩西南面約13公里的邊界,與埃及接壤,是加薩重要的補給通道,可說如果沒有這條邊界,加薩武裝集團恐怕難以撐到今天。

雖然埃及在檯面上,封鎖了地面上通往加薩的檢查站,但加薩地區的補給本來就是靠四通八達的地下通道。埃及為了顧及國內普遍同情巴勒斯坦的民情,加上通道出入口隱蔽,根本不可能嚴格查禁。甚至不少埃及邊防單位就是抱著「看好戲」的心態,任由物資進入加薩,造成以色列的麻煩。

通往埃及的地道要補給全加薩民眾物資,當然有困難,但是能持續補充加薩守軍進行游擊戰用的人員、武器、彈藥、軍糧等物資。以色列也無法轟炸地下數十公尺深的地道,或是直接打擊埃及端的出入口,換言之,無法真正完全封鎖加薩守軍的補給。

此外埃及禁止加薩地區的民眾撤往埃及,看似無情,實際上也是找以色列麻煩,因為以色列早把加薩地區封鎖的跟鐵桶一樣,埃及也依樣畫葫蘆後,讓加薩民眾完全沒了退路,有如孤島,只能「同島一命、破釜沉舟、背水一戰」置之死地而後生,準備進行決戰!其實對以軍來說,這樣的民情態勢會更為麻煩。

第四點:以軍突大規模擴軍  軍需裝備難以立刻滿足需求

以色列雖然全民皆兵,但是已經很久沒有「真正」動員後備兵力打一場大規模的「決定性會戰」,這次在幾天內動員36萬後備兵力,大部分是陸軍,以規模而論,是以國陸軍常備兵力12.5萬人的幾乎三倍,人力很快報到,但以軍並沒有庫存那麼多供後備兵力使用的武器裝備,許多裝備都還得重新生產或尋求外援。

例如先前第一波動員30萬人時,就傳出以軍檢查能夠發給這些後備部隊的「步槍子彈」,發現庫存僅300萬發,換句話說一個人分到10發,就算只分給前線的戰鬥部隊,也完全不足以支撐高強度戰鬥,只能趕緊想辦法補充,如美國立刻動用運輸機空運大批軍火援助。

以軍大舉擴編後備兵力,徵召36萬人
▲以軍大舉擴編後備兵力,徵召36萬人,但部分裝備卻跟不上,必須緊急生產或尋求外援。(圖:以色列國防軍臉書)

前述的子彈短缺問題還只是冰山一角,其他不少物資或設備也同樣缺乏,需要趕緊補充,例如醫院病床不足,以軍趕緊啟用在海法市(Haifa)地下停車場改建的的緊急醫院,一次擴增2000個病床與多個手術室。

假設若戰鬥長期化,這麼大量的後備兵力不能復員,戰備物資要持續生產,以國絕對難以負擔,勢必得靠西方國家的外援,那一定會影響到也在進行的俄烏戰爭,進而影響整個地緣局勢發展,所以美國等以色列盟國也未必希望以色列真的在加薩開打地面戰。

海法市地下停車場改建的醫院,容納2000病床
▲海法市地下停車場改建的醫院,容納2000病床。(圖:以色列國防軍臉書)

第五點:周邊國家虎視眈眈  以色列戰略縱深小需美軍馳援

任何人都清楚,只要以色列動員主力部隊,加薩守軍絕對不是對手,戰術主動權很快就回到以軍,但為何美軍竟然要派遣「福特號」(USS Gerald R. Ford CVN 78 )與艾森豪號(USS Dwight D. Eisenhower CVN-69)兩艘航艦率領打擊群,奔赴東地中海?

兩艘大型航艦的規模,已經是準備實戰,以2016年美國與中國差點擦槍走火的南海對峙衝突,解放軍動員了上百艘艦艇,美軍也就是準備了史坦尼斯號(USS John C. Stennis CVN-74)與雷根號(USS Ronald Reagan CVN-76)兩個航艦戰鬥群。

延伸閱讀:美軍航空母艦「戰鬥群」與「打擊群」差異在哪裡 對付中國要用哪一種?

「福特號」航艦戰鬥群
▲「福特號」航艦戰鬥群示意圖,非本次行動編制。(圖:美國海軍臉書)

所以實際上,美國應該判斷是不只有巴勒斯坦人攻擊以色列的行動,周邊對以色列有許多不友好的軍事集團,都可能視情況發動攻擊,最後演變成大戰,美軍航艦戰鬥群正是威嚇這樣的情況發生!或許有人覺得,以色列自己的武力,沒有辦法應付嗎?可能還真的會很辛苦!

首先俄羅斯(Russia)在敘利亞(Syria)有駐軍,尤其是海空軍有相當規模與戰力,對於中東地區還是有不小的影響力,離以色列也很近。美軍航艦兵力的到來,能夠平衡駐敘俄軍在以軍側背的壓力。

以色列周邊幾乎所有的中東國家,尤其是地區強權土耳其(Turkey)、沙烏地阿拉伯(Saudi Arabia)、伊朗(Iran)等國,一面倒的表態挺加薩,並且在軍事上進入高度戒備狀態,其兵力的調動是一體兩面,集結的部隊也可能隨時變成實戰。

對以色列威脅最大的,當屬伊朗,從伊朗能夠援助俄羅斯攻擊烏克蘭(Ukraine)的各種自製裝備,就知道別小看了伊朗的戰爭實力,何況伊朗本土有能夠攻擊以色列本土的彈道飛彈與大量長程無人機,能夠實現跨境大規模打擊以色列。

延伸閱讀:分析伊朗彈道飛彈攻擊美軍機場始末  論解放軍彈道飛彈攻擊我軍機場

伊朗發射地對地彈道飛彈
▲伊朗發射地對地彈道飛彈

再者就算「國家武力」不發動對以色列的戰爭,雇傭軍或是準軍事集團在現代化武器的加持下,打擊威力足以對抗國家武裝集團,經由俄烏戰爭已經為世人所了解。他們也更可能是發動對以色列攻勢的武裝。

以色列北部黎巴嫩真主黨(Hezbollah)所屬部隊,已經連續幾日與以軍交戰,雖然規模不大,但真主黨有數萬經過敘利亞內戰考驗,實戰經驗豐富的軍人,以及伊朗援助的先進武器,包含中大型無人機與各型飛彈,除非以軍跨境進入黎巴嫩,否則難以根除威脅。

鄰國敘利亞因為還在進行內戰,敘國政府可能不會直接對以國發動攻擊,但是敘國境內有大量伊朗革命衛隊(IRGC)的部隊與其支持的民兵,一樣經過敘利亞內戰鍛鍊,並且有伊朗直接支援,大舉集結在以敘爭議的戈蘭高地邊界,與以軍互相炮擊,以軍也轟炸敘國大馬士革(Damascus)與阿勒坡(Aleppo)的機場作為威懾。

這些國家或武裝集團的力量加起來,就算只是進行騷擾性質的作戰,缺乏戰略縱深的以色列國土都很容易遭受打擊,難怪美國得派兩個航艦戰鬥群去進行戰略威懾,防範這些國家或武裝集團有趁火打劫的想法!

地面攻勢究竟該如何打?以軍嚴密規劃不斷推遲攻擊發起日

截至15日為止,以軍雖然一直宣稱要進軍加薩,但不斷推遲時間,顯然就是在想辦法預先優化或解決這五大變數。

究竟以軍要如何進攻加薩地區?要打多久?全面控制還是打完就跑?每個疑問都是燙手的問題,不但考驗以國高層的決心,對以軍的城鎮戰鬥能力與戰地政務能力,也都可能是「地獄級副本」般的難度挑戰。

雖然加薩之戰的規模與作戰模式,相較於台海作戰大不相同,但對於國軍來說,以軍大規模徵集後備部隊的流程,以及如何恢復其戰力,都很值得專案研究,畢竟未來台海作戰,國軍勢必也會有大規模動員後備部隊的程序要進行,正好「他山之石,可以攻錯」參考以軍本次的戰例,應該能給國軍不少啟發!

討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