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軍陸戰隊 夜戰

為何我國陸戰隊66旅官兵加強 CQB / 住民地戰 / 夜戰 相關訓練

中華民國海軍陸戰隊(Republic of China Marine Corps,ROCMC),是中華民國國軍的兩棲武裝部隊,負責兩棲作戰、登陸作戰、反登陸作戰、奪島作戰、臺灣本島、外島、離島守備、軍事設施防衛等任務。

中華民國陸戰隊六六旅簡介

影片是我國海軍陸戰隊六六旅,加強室內近身作戰(Close Quarters Battle,CQB)與城鎮戰 / 夜戰相關訓練。

六六旅為目前為國軍唯一在首都(臺北市)駐軍的野戰部隊,代號「先鋒部隊」,取自陸戰隊隊歌中歌詞「為陸軍作先鋒」,兵力有7個營約3500人,具備快速反應、攻防兼備的作戰能力,其加強CQB(室內近距離作戰)、住民地戰鬥、夜戰訓練,可說針對性濃厚,亦追上了世界潮流。

國軍 陸戰隊 城鎮戰 夜戰
▲國軍陸戰隊66旅進行城鎮戰與夜戰訓練。(影片截圖)

世界近代戰爭有高比例在城鎮發生

「住民地戰」是指在有固定人群居住的地區,如村落、城鎮、大都會等,發生的戰鬥行為。很多人可能以為戰爭都在無人的原野、山林等地區交火,其實隨著地球人口越來越多,群聚點擴大,住民地戰鬥的比例也直線升高!

根據專家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歐洲戰場僅40%的戰鬥發生在城鎮居民區,但是二戰後美軍所進行的軍事行動,有90%都是針對城鎮地區,俄軍在第一次車臣戰爭中,90%的傷亡,發生在格洛茲尼(Grozny)城中…

第一次車臣戰爭
▲第一次車臣戰爭的慘烈住民地戰鬥。    圖片來源

緊接著的兩次波灣戰爭(Gulf War)、南斯拉夫戰爭(Yugoslav Wars)、美國阿富汗戰爭(War in Afghanistan)、敘利亞內戰(Syrian Civil War)等戰役,不論歷時長短,都有大比例的住民地戰鬥。

史崔克裝甲車 美軍步兵 城鎮戰
▲在史崔克裝甲車掩護下的美軍步兵執行城鎮掃蕩。    圖片來源

兵家必爭台灣的城鎮防線

其實國軍與解放軍早就曾經在登陸作戰後,於城鎮戰鬥中交過手啦!在1949年的金門戰役中,解放軍登陸部隊,抵抗最激烈的一股力量,就是其251團佔據林厝地區的「鋼筋水泥民宅」負隅頑抗!

逼著國軍必須進行逐屋掃蕩的巷戰,不但蒙受整場戰役最大的人員傷亡損失,更致使率隊攻堅的國軍第十四師四十二團上校團長李光前陣亡,是整個戰役中,國軍陣亡最高階的將領。

林厝血戰紀念碑
▲林厝血戰紀念碑    圖片來源

在未來將發生的台海戰役中,解放軍在登陸戰鬥之後,立刻面對的是台灣無論東西岸都連綿一氣,幾乎貫穿全島南北的密集住民地聚落,形成連綿的城鎮防線。

國軍終於加強城鎮戰/室內近戰  相關訓練

國軍過去的訓練不太重視住民地戰鬥的細節,尤其是 CQB戰鬥,認為在海峽與灘頭殲滅敵軍即可,但是在國外城鎮戰鬥的比例越來越高,解放軍又強化「多層三棲立體作戰」能力的情況下,國軍也開始強化地面部隊的住民地戰鬥訓練。

除了由海上來的解放軍登陸部隊可能竄入城鎮防線外,現代化的登陸作戰是3D型態的,解放軍也可能以傘降、機降等方式,突襲進入住民地,依托地形地物阻截、遲滯國軍部隊調度,故強化國軍部隊的住民地戰鬥能力,儘速消滅流竄在住民地中的敵軍,應是個頗正確的訓練方向。

淡水河出海口
▲淡水河出海口空拍圖,台灣大多數城鎮都緊鄰海岸線。

影片製作者更提到:「感謝影片內的所有同仁,也請各位不要客氣的指導我們影片內,不管是動作、影片剪輯、戰術應用合理性,都歡迎指導,我們秉持精益求精的精神尋求進步!」

網友精闢評論

感覺這些菁英部隊訓練模式有越來越符合真實情境去做設定,讚!要超英趕美很難,但一步一步前進是很好的事!希望其他部隊也能與時俱進!自己的家,自己保護!
城市近身戰能落實於基本作戰單位是很好的突破,以前陸戰隊只有特勤隊有落實於CQB演練。陸戰隊不能只停留於衝鋒陷陣、灘頭搶進的戰鬥模式了!勇猛剽悍、永遠忠誠。
我覺得影片拍的不錯啊!至少有想改革跟求上進的心☺️ 畢竟時代不同,大家都需要與時俱進。你們很棒的是願意自行接受額外的訓練,也想改變努力讓體制更好。

討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