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天安門事件 63式裝甲車

解放軍63A式裝甲車 為何在1989年六四事件中 被民眾在天安門廣場大量擊毀?

中國人民解放軍「63A式裝甲車」(裝備型號WZA-531)在1989年的六四事件,被民眾以「城市游擊戰」的方式大量擊毀,殘骸橫陳在街頭,成為六四事件引發鎮壓的眾多導火線之一,為何手上沒有反戰車武器的抗議民眾,能夠擊毀63A式裝甲車?

63A式被民眾擊毀原因

缺乏滅火能力

解放軍在六四事件發生前,使用大批63A式裝甲車,除了部隊人員輸送的功能外,解放軍還將速度較戰車快,視野亦較佳的63A式裝甲車,定位為偵察車,駛入市區偵察,為後續裝甲部隊的前進標定路線。

但在偵察任務中,63A式裝甲車常被民眾以路障或其他方法截停後,用汽油彈攻擊,幾乎沒有滅火能力的63A式裝甲車面對此種城市游擊打法,又因為還未下令鎮壓,不能開槍還擊,完全無法抵抗,車上人員只能棄車逃逸,留下大量被焚燬的殘骸,請見下方圖片。

六四事件  63式裝甲車
▲事件前,停在天安門廣場的63A式裝甲車。
六四事件  63式裝甲車
▲擔任城市偵察車的63A式裝甲車。
六四事件  63式裝甲車
▲在六四天安門事件中,被民眾擊毀的解放軍63A式裝甲車組圖1。
六四事件  63式裝甲車
▲在六四天安門事件中,被民眾擊毀的解放軍63A式裝甲車組圖2。
六四事件  63式裝甲車
▲在六四天安門事件中,被民眾擊毀的解放軍63A式裝甲車組圖。
六四事件  63式裝甲車
▲在六四天安門事件中,被民眾擊毀的解放軍63A式裝甲車組圖3。
六四事件  63式裝甲車
▲在六四天安門事件中,被民眾擊毀的解放軍63A式裝甲車組圖4。
六四事件  63式裝甲車
▲在六四天安門事件中,被民眾擊毀的解放軍63A式裝甲車組圖5。
六四事件  63式裝甲車
▲在六四天安門事件中,被民眾擊毀的解放軍63A式裝甲車組圖6。
六四事件  63式裝甲車
▲在六四天安門事件中,被民眾擊毀的解放軍63A式裝甲車組圖7。
六四事件  63式裝甲車
▲在六四天安門事件中,被民眾擊毀的解放軍63A式裝甲車組圖8。
六四事件  63式裝甲車
▲在六四天安門事件中,被民眾擊毀的解放軍63A式裝甲車組圖9。
六四事件  63式裝甲車
▲在六四天安門事件中,被民眾擊毀的解放軍63A式裝甲車組圖10。

越障能力差

兩輛63A式裝甲車在六月四日解放軍準備清場前,沿著天安門廣場道路前進偵察,但其中一輛卻在越過廣場欄杆(原本用途是防止民眾隨意穿越馬路)的時候,竟遭欄杆卡住履帶,動彈不得,被民眾直接點火燒毀,車上士兵被民眾拖下車爆打,後被學生救走,全程都被影片記錄下來。

▲解放軍63A式被欄杆卡住後,遭到民眾焚燬的影像全記錄。

63A式性能簡介

中國北方車輛製造廠(North Vehicle Manufacturing Factory,今日的北方工業集團)1958年開始為解放軍研發一種履帶型裝甲運兵車,於1963年定型,故稱為63A式,在次年進入解放軍服役。

因為1958年起中國與前蘇聯全面交惡,前蘇聯專家全部撤走,63A式完全是中國自行研發的裝甲運兵車系,並非照抄任何前蘇聯設計的現成裝甲車輛。

性能平庸

63A式戰鬥重量約12.8噸,以鋼板焊接成的盒狀車體,裝甲防護力就算車體正面,也僅能抵擋同時期的600m外射來7.62mm機槍彈,但會被12.7mm機槍以一般子彈(非穿甲彈)在同距離貫穿。作為比較,重量僅10.5噸的M113裝甲車,車頭則能在同距離扛住12.7mm機槍彈。

63A式車長5.476m、寬2.97m、高2.563m,駕駛席位於車頭左側,發動機室位於車頭右側,車長席則緊鄰駕駛席之後,兩個位置都設有左開式艙蓋;車體後段為步兵艙(最多運送13人),步兵艙頂中線位置有一個機槍手艙蓋,此處架設了一挺射程1200m的59式12.7mm 50倍徑機槍,兼顧對地掃射支援與有限的防空用途。

63A式使用最大馬力260匹的六汽缸液冷柴油引擎,但離合器設計不良,致使雖然最高道路速度可達65km/h,不過越野能力卻不佳,更糟糕的是引擎噪音大(實際是因為車內隔音設計差),因此車內噪音量常達到100~110分貝,人員不戴耳塞根本難以忍受,但戴了耳塞卻可能影響接受戰鬥命令,形成兩難。

先求有:產量大還外銷

雖然63A式有諸多缺點,但是作為便宜又國產化(零件易取得)的「戰場計程車」,步兵搭乘63A式至少比卡車安全的多,機動力也較佳,因為履帶越野能力再差也比卡車好,還能浮游渡河(水上速度6km/h),對解放軍來說是解決了裝甲車輛的「有無問題」,因此總共生產了8000多輛,還衍生出裝甲指揮車、裝甲救護車、防空砲車、自走砲車、多管火箭車,以及準備入侵台灣島的兩棲裝甲車等。

63A式還大量出口到第三世界國家,但因為中國製液冷引擎實在可靠性不佳又馬力不足,所以外銷版換成德國製的320匹馬力BF8L413FY風冷8缸增壓柴油引擎。其中販賣給伊拉克的1000多輛,在1990年第一次波斯灣戰爭中被美國為首的聯軍大量擊毀或俘獲。

63式裝甲車 火箭發射器
▲63A式裝甲車裝載多管火箭發射器的衍生型。
WZ-511  66式 裝甲運兵車
▲由63A式衍生而來的WZ-511(66式)兩棲裝甲運兵車,增加浮渡能力,為入侵台灣島準備,但到2011年退役,都沒派上用場。
伊拉克  YW-531
▲第一次波斯灣戰爭中,被美軍擄獲的伊拉克 YW-531C裝甲運兵車(63A式外銷型)
第一次波斯灣戰爭  伊拉克 戰車殘骸
▲被美軍空襲打成廢鐵的伊拉克 YW-531C裝甲運兵車(左上那一輛)。

答讀者問:若汽油彈攻擊現代戰車?

mystery men 解放軍63A式裝甲車 為何在1989年六四事件中 被民眾在天安門廣場大量擊毀?
如果拿攻擊63A裝甲車的汽油彈,攻擊M1A2、99A式這類現代化戰車,結果會如何?

現代化的戰車相對比較不怕汽油彈攻擊,除了車體密封性較佳,裝甲也較耐燒(冶金技術進步,裝甲會因熱變形的溫度門檻較高)之外,之前的戰車最怕汽油順著散熱孔流進引擎,一旦引擎起火很容易引燃車內油料或彈藥,戰車就完蛋了。

但像M1A2或是99A式這類較新的戰車,都有自動化的滅火抑爆系統,除了設置在成員艙,引擎艙也有,會迅速自動的把戰車引擎的火勢撲滅。

該系統的感測器一旦偵測到引擎起火,會立刻停止引擎供油熄火,並將高壓滅火劑噴入引擎艙,接著再開啟增壓風扇進行通風排煙,整個流程完全自動化,而且通常在幾秒內就完成!

以戰車自動滅火最常見的「海龍」(halon)滅火劑來說,有以下三個優點:

1、海龍是氣體,可以高壓儲存與噴出,滅火兼具阻隔氧氣效果。
2、海龍的化學成分會吸收熱以發生均勻裂解,這個效應能大量吸收火的熱量。
3、海龍使用過後不會留下粉末、泡末,也不會有水份,是一種非常乾淨的滅火劑,對戰車的精密電子系統與引擎零件完全無附加傷害。

但海龍氣體有一個最大缺點會破壞臭氧層,而被《蒙特婁議定書》(Montreal Protocol) 禁止生產新品,因此戰車如果有海龍滅火系統都是庫存品,新型滅火系統採用不會破壞地球臭氧層的氣體如FM-200,但滅火效能不及海龍。

戰車自動滅火抑爆系統
▲戰車成員艙內的自動滅火抑爆系統噴劑儲存罐(右側紅瓶),但整個系統最核心的組件是遍佈車體的感測器與自動化噴劑控制系統。

雖然現代化的戰車自動滅火能力強大,但如果戰車失去機動力,一直被丟汽油彈燒,結果還是會被燒掉,因為滅火抑爆系統的滅火劑能噴發的數量有限。

所以二戰時期的德國裝甲名將古德林(Heinz Wilhelm Guderian)早就說過,戰車就是要不斷的運動,一輛停下來不能動的戰車,比步兵還脆弱!(因為戰車不能挖戰壕掩蔽與防禦自己,步兵能)

討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