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航艦戰鬥群

美軍航空母艦「戰鬥群」與「打擊群」差異在哪裡 對付中國要用哪一種?

美國發展航空母艦的歷史已經超過100年,更利用航空母艦的威力,成功打贏太平洋戰爭,現在美國更將其航空母艦與護衛戰力的組合,分為「戰鬥群」與「打擊群」,本文討論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區分?面對中國海軍近年來不斷擴充海上兵力,美國海軍又應該採用何種方式因應?

美國航空母艦戰鬥群編制概論

航空母艦雖然擁有強大的海上航空戰力,但是自身也是敵方首要攻擊的目標,所以需要其他水面、水下的護衛艦艇提供保護,以美國海軍羅斯福號(CVN 71))和尼米茲號(CVN 68)兩個航母戰鬥群2020年在西太平洋菲律賓海地區展開了聯合演習為例,可以看出真正的航空母艦戰鬥群的規模。

雙航母戰鬥群這次演習內容包括防空、海上監視、海上補給、防禦性空戰、遠程打擊、多兵種聯合協作等。

雙航母戰鬥群演習
▲美軍CVN-68與CVN-71雙航母戰鬥群演習空拍圖    圖片來源

加上從日本駐地來的雷根號(CVN-76)戰鬥群,這是美軍自2017年以來,再次於西太平洋部署三個航母戰鬥群,此外還有美利堅號(LHA-6)兩棲攻擊艦遠征打擊群上的F-35B協助,擔任輕型航母。總計三艘重型航母加上一艘輕型航母的演習規模,其數量已經直逼大規模實戰的配置,例如兩次大規模的波斯灣戰爭,美軍都是出動六艘航母。

航母戰鬥群
▲由航空母艦、兩棲攻擊艦、神盾巡洋艦、神盾驅逐艦、船塢運輸艦組成的航母戰鬥群水面艦隊    圖片來源

上圖的艦隊中,最左與最右是航空母艦,正中央是兩棲攻擊艦,在其正前方是神盾巡洋艦,側前方兩艘是神盾驅逐艦,後方兩艘是船塢運輸艦。在水面下應該會有1~2艘核能動力攻擊潛艇護航,或是有核能動力彈道潛艇隨行。

故一個美軍航母戰鬥群基本上由以下艦艇組成,涵蓋區域空防、反艦(陸攻)、反潛、水下作戰、補給五大領域

1、提供空防、反艦的掩護火力:由區域防空神盾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伯克級驅逐艦擔任,「區域防空」相對於只能保護艦艇自身的「點防空」,擁有區域防空能力的護衛艦艇不但能以防空飛彈保護自身艦艇,也能涵蓋一整片空域的空防,因此除了其雷達偵測能力要達到數百公里,能監視並追蹤數百個目標外,還要能同時攻擊多個目標,飛彈射程也需要超過40km(由於現代反艦飛彈射程越來越長,區域防空飛彈射程相應提升,達150km以上)。

如果有敵方艦艇接近航空母艦戰鬥群,護衛艦艇也能發射反艦飛彈加以打擊。此外由於現代化的陸攻(陸上攻擊)巡弋飛彈的尺寸與反艦飛彈相當,因此這些艦艇也能攜帶一部分的陸攻巡弋飛彈,協助航空母艦打擊陸上目標,節省艦載機出勤成本與降低飛行員出擊的人身風險。

由於美國的海外基地眾多,因此航空母艦有時也會配合陸基的飛機一起作業,所以可見到陸基轟炸機與航空母艦一同接受檢閱的照片或影片。

航母戰鬥群
▲陸基轟炸機與航母戰鬥群一同進行演訓。

2、反潛:護衛艦艇利用本身的聲納,或是其攜帶的反潛直昇機,進行偵測潛艇與反潛作戰。美軍深知潛艇對航空母艦戰鬥群的威脅,因此連4000噸上下,定位為「可消耗」的派里級巡防艦,都能攜帶兩架反潛直昇機,維持隨時都能有一架直昇機滯空,隨時搜索與攻擊潛艇。

現在派里級在美軍已經全部退役,因此反潛任務,就由前述區域防空巡洋艦或驅逐艦與其艦載直昇機負擔。

3、水下作業:航空母艦戰鬥群水下,幾乎一定會有核動力攻擊潛艇支援(洛杉磯級或更先進的型號),對於水面或是水下目標進行警戒,必要時以魚雷或潛射反艦飛彈發動攻擊。此外由於航空母艦的推進噪音較大,所以有時也故意利用此特點,掩護核動力彈道飛彈潛艇通過一些海峽或狹窄海域,避免敵方偵測。

4、補給:雖然航母可以使用核動力不需燃料,但艦載機出擊需要大量燃油,龐大的人員編制也需要食物與飲水補給,所以還需要補給艦跟隨。


▲美國第七艦隊航母戰鬥群的實拍影片。

別被誤導! 雙航母擠一起只是擺拍

有些人看到前面幾張圖片,或是被二次大戰的經驗誤導,可能以為雙或三航母戰鬥群,航艦之間彼此距離非常近,但實際上在作戰中,航母戰鬥群之間會距離非常遠,甚至達到數百公里,原因有下列三點:

攻擊方面「分散式殺傷」

美軍近年來強調「分散式殺傷」(Distributed Lethality),即將反艦武器配發到大量艦艇、航空器上,並透過「高速軍用網路」進行敵情分享與目標分配,對敵方區域內的目標進行大規模打擊,航空母艦的艦載機攻擊半徑很大,兩艘航母戰鬥群的戰機可以分進合擊,通常也會從兩個不同方向發動攻擊,讓敵方更難防禦。

防禦方面「雞蛋不放同一個籃子」

航空母艦在戰鬥時,非常需要隱蔽行蹤,因為一旦被發現,往往就是敵軍所有火力集火打擊的目標。如果兩個航艦戰鬥群距離很近,很可能一次全被發現,而被敵方全部重創或消滅,故很明顯集中配置航母戰鬥群在狹小範圍,會在防禦上陷入不利態勢。

管理方面「你看過兩個機場擠一起嗎…」

艦載機的施放、回收、空中機動都需要廣大的空域,兩個航母戰鬥群如果擠在一個狹小水域,也等於壓縮可用空域,光是設定空中的安全航道、敵我識別、緊急空中加油的待命與會合區、意外救援等,都會比單一航母戰鬥群困難許多,對戰力完全沒有加分。

航母艦隊之戰鬥群或打擊群的差異?

以航空母艦為核心,美軍又細分為航空母艦戰鬥群(carrier battle group,CVBG)與航空母艦打擊群(carrier strike group,CSG),戰鬥群與打擊群在字面上雖然只差兩個字,其作戰目標與作戰方式可說天差地別。其區別分述如下

航空母艦戰鬥群

CVBG是以航空母艦為核心,編制大量的護衛武力,包含1~2艘飛彈巡洋艦、2~3艘飛彈驅逐艦、1~3艘攻擊潛艇、數艘補給艦。

這麼龐大的護衛艦隊主要是防禦對方海空兵力對航空母艦的威脅,而航艦的艦載機群主要以敵方艦艇為目標,也就是為「艦隊決戰」,爭奪制海權而準備

航空母艦戰鬥群
▲由空中拍攝的航空母艦戰鬥群,不過這是比較老舊的照片,例如途中的派理級巡防艦已全部退役    圖片來源

但己方的艦隊領空,還是需要戰鬥機保衛與延伸防禦圈,所以真正作戰,通常會以雙航母以上的編組出擊,讓機群的數量倍增,兼顧攻擊與防守。

雙航母戰鬥群執行制空制海作業,雖能最大程度地做到彼此掩護,但真正考驗戰鬥群指揮官在航空作戰與艦隊協調等方面的能力,全世界也只有美軍有強大的實戰經驗與傳承。

航空母艦打擊群

但1991~2002年,蘇聯解體了,龐大的紅海軍也一夕間灰飛煙滅,美國航艦突然沒了艦隊決戰的對象,加上反恐戰爭興起,航母上的戰機從爭奪制空制海權變成打擊恐怖組織的地上目標

美軍在2003年3月之後,決定將航空母艦戰鬥群的編組,改為航空母艦打擊群,其主要的差異如下:

A、支援恐怖份子的國家或地區,沒有一個有像樣的海空實力能威脅美國航母,因此打擊群能大量減少護衛船艦,通常只有2~3艘巡洋艦或驅逐艦護衛即可,省下了大筆的除勤經費!

B、艦載機要深入內陸地區進行對地打擊,所以更注重載彈量與續航能力,以及與地面駐軍的協調與配合,除了指示目標,更重要的是避免誤擊友軍。

航空母艦打擊群
▲航空母艦打擊群空拍圖,明顯發現其護衛艦艇相較戰鬥群縮水很多。    圖片來源

C、節省訓練經費與人力成本,因為航空母艦打擊群的伴護的艦艇較少,如果是訓練單一海軍航空隊的遠洋任務,並且是到沒有明顯的海空威脅或是局勢平穩的區域,則美國海軍也可能出動航空母艦打擊群,以節省護衛艦艇的經費。

加上美國海軍近年缺乏中小型艦艇,大型艦艇承擔了太多其他雜務,未必完全能夠抽調支援航艦的訓練任務,航艦打擊群能替艦隊省下不少人力成本,參閱:從LCS計畫失敗看美國新巡防艦「星座級」迫切需求 台灣亦有機會爭取?

D、嘲諷或和展示和平姿態? 這本不是航艦打擊群的功用,但如果像2021年6月,雷根號航艦打擊群(The Ronald Reagan Carrier Strike Group)僅由提康德羅加級飛彈巡洋艦「夏洛號」(USS Shiloh,CG-67)、伯克級驅逐艦「海爾賽號」(USS Halsey,DDG-97)兩艘艦艇護衛,就進入高敏感的「南海」海域演訓,則可以有兩種解讀:

第一種解讀是美軍沒把解放軍海軍放在眼裡,不認為南海是對美國航艦有威脅的海域,換言之就是解放軍在南海的存在不足為懼,出動兩艘護衛艦艇即足,在中美關係仍很緊張的現在,南海絕對不算局勢平穩的海域,美軍航艦幾乎輕騎進南海,擺明就是一種對解放軍海空兵力的嘲諷。

第二種解讀則是美軍向解放軍宣示雷根號航艦進入南海就是單純的演訓,因此出動不是為艦隊決戰準備,看起來「相對無害」的航空母艦打擊群。

但不論哪一種解讀,相較於遼寧號航母戰鬥群擁有5艘護衛艦艇,還在南海被美軍神盾驅逐艦惡搞的難堪,雷根號航空母艦打擊群就算只有兩艘護衛艦艇,解放軍應該也不敢出動單艘驅逐艦去穿插美軍隊形。參閱:美國玩航母百年了 神盾艦可不只對解放軍遼寧號航母拍鄙視照 還做了這些重要的事!

雷根號航艦打擊群
▲雷根號航艦打擊群2021年6月演習釋出的圖片。圖片來源

F-35B成軍    兩棲突擊艦變身輕型航母

過去無論是航空母艦戰鬥群或打擊群,主角都是CVN-68、CVN-71、CVN-76等主力航空母艦,尼米茲級(Nimitz Class),排水量約10.5萬噸,可以攜帶85~90架各型飛機,攻防主力是F/A-18 E/F超級大黃蜂式(Super Hornet)戰鬥攻擊機。目前最新的是福特級(Ford class)。

尼米茲級航空母艦
▲美國現役航空母艦中,數量最多的是尼米茲級。

F-35B價值1.094億美元,為AV-8B獵鷹式垂直/短場起降型戰鬥機的後繼機,但由於發展自F-35戰機,空戰性能較後者大幅加強。目前已是美國海軍陸戰隊及英國皇家空軍用作皇家海軍伊麗莎白女王號航空母艦艦載機的型號,F-35B的垂直升力主要靠機上裝置的兩級對轉升力風扇提供,主發動機(普惠F-135-600渦輪風扇引擊)噴嘴也可以垂直向下(最大95度),前後升力平衡,即可垂直起飛。

但F-35B垂直起飛時載彈量會受到很大的限制,且垂直起飛很耗油,所以垂直起飛不具戰術上的優勢(不是減少掛彈就是降低航程),但任務結束返航時,因燃油消耗與彈藥已投射讓重量減輕,就非常適合垂直降落的模式。

且垂直降落只需要極小的艦上空間、不需滑行道、不需攔截索等設備,且可短時間內讓多架戰機迅速降落,所以F-35B實戰時通常是選擇短場起飛、垂直降落的模式。

F-35B的空戰優勢,除了匿蹤能力外,其發動機最大43000磅的推力,遠超過AV-8B的21750磅。F-35B作戰半徑達1240km,也遠超過AV-8B的550km。且AV-8B竟然是次音速戰機,最高飛行速度僅0.89馬赫(約1090km/h),F-35B則可達到1.6馬赫(1960km/h)。

所以近年來美軍由於反恐戰爭的預算排擠等因素,新造航母的速度減慢,所幸兩棲攻擊艦上的垂直起降戰機,從空戰性能普通的AV-8系列,升級成空戰性能優異,且為匿蹤機的第五代戰機F-35B,航空戰力整個大翻身,因此兩棲攻擊艦也能以「制空模式」,攜帶大量F-35B戰機。

例如LHA-6屬於美利堅級,制空模式可以攜帶最多25架F-35B匿蹤戰鬥機,以輕型航母的角色,輔助航空母艦戰鬥群作戰。

不過輕航母的構型經過評估之後,犧牲太多兩棲作戰的本業,所以美軍只造了兩艘,下一艘就將大改,參閱:美國級新兩棲攻擊艦LHA-7剛服役 下一艘姊妹艦構型為何就要大改版?

美利堅級兩棲突擊艦
▲美利堅級兩棲突擊艦可以搭載大量F-35B戰機,擔任輕型航空母艦的角色。


▲F-35B在兩棲突擊艦(輕型航母)短場起飛+垂直起降實拍。

美軍航母威嚇解放軍勿打東沙島歪腦筋?

近年出中共有意派兵奪取我國的東沙島,連國軍精銳部隊之一的陸戰隊99旅都派遣一部分兵力「移訓東沙島」,顯示此情報非空穴來風。

面對這樣的局勢,美軍也勢必做出回應,這不是保不保台灣所屬外島的問題,這是周邊國家都盯著美軍看,美軍保不保的住自己的威信…

當然大國過招,有時不會明講,但海空作戰由於必須要有「戰鬥載具」才能執行戰鬥任務,因此觀察這些戰鬥載具的分布,也能看出端倪。

故這次美軍出動雙航母「戰鬥群」聯合大規模演習,附近海域還有其他的航母與兩棲突擊艦隨時可以投入戰鬥,就是美軍也判定情勢演變到有戰爭可能,以及對手具有威脅性,美軍將以爭奪制空與制海權為首要目標。

在美軍四個航空母艦戰鬥群的威懾下,只要解放軍無法奪取東沙島附近的制空制海權,這場戰爭就會消彌於無形了。參閱:嘴砲?演習?真要動手? 解讀「解放軍將進攻我國東沙島」…

美國雙航母戰鬥群演習
▲美國航母戰鬥群目前仍能確保解放軍無法突破其海空優勢,因此也無法發動奪島戰爭。

延伸閱讀:

美國玩航母百年了 神盾艦可不只對解放軍遼寧號航母拍鄙視照 還做了這些重要的事!

美國級新兩棲攻擊艦LHA-7剛服役 下一艘姊妹艦構型為何就要大改版?

美國中小型艦艇嚴重不足!從LCS計畫失敗看美國新巡防艦「星座級」迫切需求 台灣亦有機會爭取?

討論區